浙江 報導: 介紹人買琴再收取回扣已成“潛規則”

所謂“潛規則”,是指沒有顯現出來但已是心照不宣的某些規則,這些規則雖然沒有成文卻又是彼此默認的。潛規則在很多行業都心照不宣,導遊帶著遊客去商場購物,商場要給回扣;出租車司機載乘客去娛樂城,也能得到回扣;而老師推薦鋼琴拿回扣,知道的人恐怕就不多。

上海 報導: 鋼琴教師胃口大:一架鋼琴回扣高達萬元

教鋼琴的老師如果推薦學生購買一架某一品牌的鋼琴,他從中得到的中介費或者說是回扣可能是多少?目前已知的最高“中介費”是人民幣10000元。去年,四川某鋼琴生產廠家向代理商批發價格為8000元的產品,代理商在門店的標價為28000元,一筆交易成功後,“熱心推薦”的鋼琴老師順利拿到的回扣在10000元上下。

中國消費者報 報導: 家長買鋼琴, 教師得回扣

隨著學鋼琴的兒童越來越多,價格不菲的鋼琴走進了不少家庭,然而該如何挑選鋼琴卻成為令許多家長頭痛的問題。為給孩子挑選一架物有所值的鋼琴,這些家長便向教孩子學琴的教師諮詢,有些家長還到其指定的琴行去購買。殊不知,一些教師私下與琴行聯繫,雙方約定,凡是教師推薦過去的家長,一旦買了鋼琴,琴行便按一定比例返給教師回扣。

北京報導: 有些教師為何熱衷賣鋼琴

“我們在鋼琴銷售環節中的確存在老師暗中拿回扣的現象。有的老師賣一架琴能拿2萬至3萬元的回扣,最差的也能拿到3000元左右”。一位銷售知情人自曝黑幕——有些教師為何熱衷賣鋼琴。

德國鋼琴:高品質帶來的煩惱

質量好也成了問題:德國製造的鋼琴舉世聞名,但是近數十年來的銷量卻只降不增。其根本原因就是德國鋼琴太過經久耐用。來自中國等國的冒牌貨也脫不了關係。

揭秘二手琴翻新暴利市場 (中國)

你相信嗎?一些被當成廢品收購的使用了三四十年的老鋼琴,賣給二手加工廠時不到五百元,但經過翻新之後,這些鋼琴以五六千的價格賣給琴行,或鋼琴老師,而琴行賣時價格已經飛漲到一兩萬。這裡面層層暴利,推銷翻新鋼琴成了琴行和鋼琴老師最為賺錢的一種手段。而在青島市幾萬學習鋼琴的學生中,翻新鋼琴仍然活躍。 4月7日,記者在鋼琴加工廠看到了驚人的一幕,一排排支離破碎、有殘缺的老式鋼琴,經過黑工廠的加工後,嶄新的漆面猶如使用過不久,有九成新。而這些年代久遠的琴,被他們當成僅使用過五六年甚至一兩年的二手琴出售,利潤達數倍。

二手洋鋼琴亂象背後:無人監管的“真空地帶”

活躍在中國大陸20年之久的二手琴走私,至今未能絕跡。早在2007年,上海中級人民法院就曾對上海海關查處的“走私進口二手鋼琴近5000台”一案進行過宣判。然而二手琴從非法渠道進入我國本土市場的情況,卻仍然未能消弭。 截至目前,我國大陸二手琴市場的質量管理、定價標准均未建立起明確可行的規定。相關部門對於二手琴進口的管制也更多體現在飛行突擊式管理,難以打盡“漏網之魚”。 在日韓等較發達國家和我國台灣等地區,對於鋼琴進出口及銷售有著嚴格的要求。

1 2 3 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