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立超過 2 個世紀的法國鋼琴製造商 Pleyel 曾是蕭邦的最愛,史特拉文斯基、李斯特、德布西等大師也是其愛用者,但擁有名人背書不代表能在市場生存,由於不敵亞洲地區的低價鋼琴搶市,最後一間工作坊將在本月關閉,令人不勝唏噓。
但不只有 Pleyel 面對這種窘境,20 世紀上半,歐洲約有 300 家鋼琴製造商,如今只剩 9 家,顯示歐洲鋼琴正面臨嚴峻的挑戰。Pleyel 自豪的平台式鋼琴,製作時間需要 500 至 1500 小時,價格約為 10 萬歐元(約 400 萬元台幣),但亞洲製造的直立式鋼琴價格僅要 2000 歐元(約 8 萬元台幣),兩者價格相差 50 倍,而中階電子琴更僅需 100 歐元(約 4 千元台幣)就能擁有。
2012 年全球銷售 49.3 萬架鋼琴,其中近五分之四是在中國製造,顯示出低價鋼琴主宰全球市場的趨勢。目前世界最大的鋼琴製造商珠江鋼琴,年產量超過 10 萬台,並出口至 100 個以上的國家。它在德國的行銷策略,就是使用在 1999 年收購的當地知名品牌 Ritmuller 作為基礎,老字號加上低價格,不少消費者趨之若鶩。
在壟斷低價市場後,中國鋼琴藉由挖角歐洲的頂尖師傅或收購知名品牌,希望慢慢打入高階市場。中國鋼琴正試圖贏取知名鋼琴家的青睞,仿效的正是過往成功的日本經驗。
在亞洲低價鋼琴宰制了全球市場後,部分傳統製琴商正積極以創意反制,史坦威在今年 8 月出售給私人控股公司 Paulson & Co 後,現正開始為波斯灣的超級富豪提供速成鋼琴課,希望藉由他們的認可,讓自家鋼琴成為財富地位的象徵。
歐洲最大的鋼琴製造商佩卓夫(Petrof)歷經 2004 年幾近破產的風暴後,決定利用中國對名牌產品的需求,在中國銷售高階樂器,成果十分豐碩,佩卓夫現在年成長率達到 5%。
對於存活下來的歐洲製琴廠來說,它們得面對現實、改變風格才行。而對於亞洲鋼琴來說,在穩固低價市場後,進攻金字塔頂端的使用者成為它們最渴求的目標。一場亞洲對歐洲的鋼琴割喉戰,序幕才剛剛揭開!
From: Muzik Online
Leave a Reply